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
今年我开了写作课,要求学员每周交一篇文章。
有个学员,看书很多,聊各种概念、道理都逻辑清晰,表达准确。分析点评其他学员的文章,也有不俗的见解。
但是,从参加写作课到今天,小6个月的时间,却从来没有交过一篇完整的文章。多次承诺会交文章,最终仍然看不到文章的影子。
每次的理由,都是自己写得太差了,烂到不行,所以没有勇气去写完一篇成稿。大部分时候,写个开头,就停工。情况好得时候,能写个千把字。差的时候,也就百来字。
结果就是一拖再拖,转眼半年过去了,成稿遥遥无期。妥妥的拖延症晚期患者。
为什么这么拖延?原因就在于他太追求完美。作为新手,却希望自己写出来的文章,是一篇上等佳作。
然后,每次开笔后,写着写着,就发现写出来的文字,和自己想象中的效果相去甚远,简直难以忍受。只能放弃。过几天继续重写。如此循环往复,就像掉入了一个走不出的黑洞。
我们都知道完美主义不可取,然而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被完美主义困住,成为典型的拖延症患者,寸步难进。
为什么会被完美主义困住?这里涉及到两种心理根源,首先是完美主义者会特别依赖外部评价。他对个人能力的评价,取决于外部环境所给的反馈。
当你越在意外部环境给予的反馈时,越难以迈出行动的步伐。因为你对负面评价充满恐惧心理。而且负面评价来临时,也确确实实会让你消沉低迷。
另外,所有的过度完美主义者,其实本质上来说都是僵固型心智。
他们认为,能力是天生的。不承认人的能力,都是在和环境的不断互动中,而逐渐发展出来的。所以他们期待一鸣惊人,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这个效果,就会直接放弃行动。
其实,世界上很少有能够一步到位的成功,完美应该是我们的目标,而不应该是我们的动机。
商业上有一种创业方式叫“精益创业”。指的是用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的方式来开展商业项目,这样就能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去试错,从而在试错中迭代出受欢迎的产品。
曾经的丰田公司,起步时候,被很多座大山压着,比如福特,通用。小公司要如何杀出重围?丰田公司换了一个思路,不和大公司比拼专业大机器的生产力,也不和大公司比拼一次做出多完美的成品。
丰田公司反其道而行之,使用了小机器,进行小批量生产。生产的产品看起来也一般般。
看起来缺乏竞争力的产品,在市场上却显示出了优势。丰田可以根据市场反馈,随时调整迭代产品,停止生产某种车型,加大某种车型的生产量,重新开发一种车型。到2008年,丰田已经逆袭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。
我很喜欢《战胜拖拉》的一句话:“我选择从不完美的一小步开始。”
公司如此,我们个人也同样如此。不要期待所谓的完美和一鸣惊人,这会让你摔入拖延症的泥坑,爬也爬不出来。
真正的一鸣惊人,来源于你不断地迈出不起眼的小碎步,并且随时根据外界的反馈,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伐大小。
微行动,搭建阶梯模型
朋友娟子,在两年前就和出版社约好了出书计划,选题也早就确定下来了。
但是过了两年,仍然未动笔。娟子和我说,每次她想开始写,却总觉得无处落笔,不知道从哪一步开始更好。所以,只好无限期拖延下去。
其实拖延在本质上源于你对实现步骤的模糊。
《如何想到又做到》这本书提到一种阶梯模型。
阶梯模型的核心理念,是把步骤、目标和梦想整合到一起。
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你要先分清楚什么是具体的步骤,什么是阶段性的目标,以及最终想要达成的梦想,或者说终极目标。
步骤只需要不到一个星期来完成,是一件非常小的任务,目的是为了实现目标。
目标则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。
一般来说长期目标是指1到3个月以上才能完成。短期目标则需要1周到1个月的时间。梦想,终极目标,大部分时候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达成。
为什么娟子总是迟迟迈不开笔?因为她自始至终盯着的目标,都是完成一整本书。
而实际上,完成一本书是她最终的一个梦想,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。
娟子需要做的是把完成书这项梦想,拆分成阶段性的目标,再把目标拆分成每天的详细行动步骤。
比如1月份要完成书的框架规划,然后1月份的第一周列大提纲,搭建骨架,第一周的第一天,列第一章的提纲,第二天,第二章的提纲...这样拆分下去。第二周,为每一章的主题,寻找相应的资料等等。接下来,规划第二个月,第三个月...
当你每天有具体的行动步骤,每周有具体的小目标,每个月有稍大一点的目标,3个月左右或者更长时间,还有你想实现的理想时,你想拖延反倒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了。
阶梯模型还有一个好处,你每实现一个小目标,都能给大脑带来一份奖励。大脑收到奖励后,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。
你会体验到更强的愉悦感。不断实现目标,就是持续给自己的奖励,会让爽感如影随形,让你体验到极大的乐趣。
如果你总是盯着最大的任务,或者说梦想,想一步就达到山顶,那你就只能制定最宏观的规划。而任何宏观的规划,都会让你迈出第一步,变得更加艰难。因为没有人愿意做,看起来至完全不可能的事情。
歌德说:
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,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,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。
想克服拖延,想把事情漂漂亮亮得做完,你就要把大任务不断的拆分成最细节化的微小行动。
当你学会使用阶梯模型,推动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时候,你会发现战胜拖延,根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。
去除障碍,让借口无处遁形
还有一种陷入拖延的原因。
这里既不存在完美主义的影响,也不存在目标太大的问题。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惧怕。
比如,我以前很害怕开始写文章后,需要静静地坐在电脑前3-5个小时。我的颈椎很不舒服,屁股也很不舒服。
这些因素,让我由于惧怕而习惯性拖延。在开始之前,就会找一堆借口,什么颈椎疼之类,来逃避写文章。
后来我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。写初稿的时候不再到电脑跟前去写,而是躺着,用手机,以及讯飞语音输入法。
这样一来,一般一篇3000字的初稿,大概30分钟左右的时间。之后再去电脑上修改,大概再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。另外,我更换了更舒服的椅子。写半个小时,就能躺在椅子上休息会儿,放松颈椎。
之后,写作这件事,不再能带来心理上的负担。所以现在我很少再发生写稿拖延的情况。
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,容易度是人类心理的核心追求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选择容易的事。
调查人员让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,说出楼群里最亲密的三个朋友,发现他们的朋友,有65%都和自己在同一个宿舍楼。谈恋爱也同样如此,1/3以上的伴侣是在工作场合或学校的社交场合遇到的。
心理学上有个效应:叫最小阻力原则,说得是人们在选择自己要做得事情时,往往都会选择最简单易行的事情,也就是不需要动脑筋做的事儿。
我们对容易度有多痴迷,就有多惧怕困难。
我们对困难畏惧到了什么程度?有一个关于果酱的研究做了两次实验,第一次提供6种果酱,第二次提供24种果酱。研究发现,果酱的种类越少,人购买的可能性越高。
所以拒绝拖延,防止拖延,需要你在每一次的行动前,就能把妨碍自己行为的困难因素,提前给去除掉。
怎么去除困难呢?一个不错的方法是创造舒适度。
就拿我写文来说,我会尽量把每个步骤都变得舒服,特意买了最舒服的椅子,然后在电脑桌上放点小零食,水果等等。
你想到一件让你舒服的事儿,你就不会有抗拒的心理。
另外你还可以给自己的行动,创建明确的路线图。
比如我在写文章之前,会先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,把思路理顺。这就是文章的线路图,会大大降低写文的难度。
再比如,你准备减肥,你可以根据我们前面提到的阶梯模型,列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,这个计划就是你的线路图。
在什么事情上容易拖延,就找到阻碍自己行动的相关阻力。提高舒适度,减少阻力,让借口无处盾形,拖延症就会越来越远。
自我关怀,让大脑处于发现模式 高地清风是专职拖延症咨询师,他创建了战拖会,已经为数百人解决了拖延问题,而且帮助了大概20多万网名。
而实际上,高地清风本人之前也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。他曾经因为拖延症,错过了宝贵的留学机会。
高地清风认为,想战胜拖延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是先学会原谅自己,宽恕自己的拖延,而不是指责自己。
为什么不能指责自己?因为你越谴责自己,你就越可能陷入持续拖延的泥潭。
陈海贤在《自我发展》专栏里提到,我们习惯用自责,来给自己施加压力,认为这种压力能够帮助自己促成行动和改变。但事实上,自责会加重你的焦虑和压力。
然后为了应对这种焦虑感,以及压力,你就更容易放纵自己,继续拖延下去。最终掉入“放纵——自责——更严重地放纵”的恶性循环。
《七堂思维成长课》里提到大脑的两种模式,发现和防守模式。在发现模式下,大脑会处于兴奋状态,拥有探索精神,感受到和世界“并肩前行”的感觉。
而在防守模式下,情况完全相反。你的大脑会启动生存回路,认为环境中存在危险,需要启动自己的保护机制,也就是对抗或者逃避。
你的自责情绪,就会被大脑判断为存在威胁,接下来启动防守模式,蜷缩起来继续拖延,或者和自己处于对抗的消极状态。无论是哪种,战胜拖延都变成遥遥无期的事情。
所以在战胜拖延的过程中,你必须停止自我责怪,而要启动自我关怀法。自我关怀,会让你的大脑处于发现模式,愿意去探索和努力。
什么是自我关怀?
万维刚说:
所谓自我关怀,就是你看自己,应该跟看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一样。如果朋友犯了一个错误,你不会把他骂的一无是处,你会鼓励他。你会跟他说是人都会犯错误,下次改正就好。那么对自己,也应该这样。
所以,如果在战胜拖延的过程中,再次发生了拖延情况,你不妨把自己想象成是自己的一个朋友,如果是你的朋友发生了同样的事情,你会对ta说些什么?你会怎么鼓励ta?
克里斯汀·奈弗教授说:“自我关怀能给你自信的所有好处,但是又不会有过度自信的任何坏处。”
学会从友善的朋友角度,接受自己,鼓励自己,这是战胜拖延症中的最好心态。
很多事情,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忙。很多路,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走。
毕竟,即使是天才的创意,如果拖延也能只是空头支票,唯有行动才是真金白银。
酒店家具工程, 酒店家具配套, 酒店家具生产商, 众森酒店家具,众森家具,酒店定制家具搜索:
酒店家具,酒店家具厂家,
酒店固装家具